当下,闲林老街基础设施配建工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,白墙黛瓦的老街新貌已初现雏形,古建筑修缮工作已进入尾声,预计8月底项目全部完工。
闲林老街是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的一个文化地标,承载着闲林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,是闲林人抹不去的“乡愁”。
记者从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获悉,闲林老街预计10月完成招商,年内会“闪亮登场”。届时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及商业布局有效结合的“埠头时代”繁华景象将会精彩重现。
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并弘扬展示闲林老街的记忆、传说、古迹等,还原老街本真,赋予老街更多的乡愁记忆?近日,闲林街道邀请原先居住在老街的居民、辖区内的文化专家、人大代表等“说说心里话”。
居民议事会成员董美琴是土生土长的闲林老街人。她建议,改造后的老街,对具有历史记忆的建筑和点位,应该修旧如旧,还原老街本真;对老街各点位的简介文字,也应该邀请当地文化专家共同商议。
其实,从征收、提升设计到改造施工,董美琴全程都参与了,向街道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。比如,在她看来,老街征收、改造提升要以文化有脉、历史有根为立足点,对老街内的朱家台门、闲林公所等15幢历史建筑遵循应保尽保原则,**程度记录原有人文风貌,留住时光记忆。
改造提升后的闲林老街令人期许,那在管理服务提升方面如何提增市民朋友们获得感呢?
余杭区人大代表章峰梅在闲富代表联络点倾听着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,仔细记录下市民朋友们关于老街开街后管理方面的期许与建议,并紧扣“智慧化”“规范化”两个关键词梳理建议提交街道。
在章峰梅看来,闲林老街要借力此次提升改造契机,通过智慧化设备手段、规范化管理模式,让文化古韵街区与智能科技碰撞,以更好地服务商户、市民、游客朋友们。
对于市民们的期待,闲林街道积极回应。据悉,该街道创新服务理念,在老街管理服务上融入“211”模式,即打造步行街、智能综合管理2幅“微脑图”,组建1个“古埠服务队”与培育1个社会自治组织推进老街管理。